丁金环,女,汉族,35岁,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开封市鼓楼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
2019年3月被中共鼓楼区委、鼓楼区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政法干警”;2020年4月被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授予个人三等功;2021年2月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个人二等功;2021年4月荣获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个人嘉奖;2022年2月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李庆军式十佳法官”荣誉称号,并荣立个人二等功。
第一眼看见丁金环,当事人几乎都有这种感觉,这张脸,正气、智慧,又真诚、温和,在她身上,既有巾帼不让须眉的铁骨,也有春风化雨的柔情。近10年法官生涯的历练,她早已从青涩学子蜕变成一名温文尔雅的女法官,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始终不变的是她坚守法律信仰的赤子情怀。
践行初心 润物无声传递正义
她说:“一名立案法官,你可能每天接待上百起案件,什么纠纷在你眼里都只是一个案件,但很多当事人,可能平生第一次来到法院,你对待他的态度决定了他对待整个法院系统的态度。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个社会法治的好与坏,与我们每一个诉服人息息相关,我们要对每一个来到法院的群众负责,为整个社会的司法环境负责。”自到立案庭工作以来,丁金环为上万起案件当事人办理立案手续,无数次为当事人提供上门立案服务,润物无声,成为鼓楼法院距离老百姓最近的人。
2019年,一个秋日午后,正趴在办公桌午休的丁金环,被一阵响亮的电话铃声惊醒,接通后,原来是与单位有劳动争议纠纷的何某打来,他询问自已腿部疾病不能行走,无法来法院办理立案手续该怎么办?丁金环热情地答复说可以到他家中办理立案手续。下午一上班,她就带着同事来到何家,看到行动不便的何某卧病在床,她不仅为何某当即办理立案手续,还帮助何某和妻子办理好诉讼委托手续,方便代理何某的案子,为何某解决了后顾之忧。丁金环的细心、耐心和脸上洋溢的温情,使病床上的何某和他妻子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连声感谢。像这样的事例,在金环的工作中还有很多很多......
开拓创新 延伸服务乐于奉献
她说:“人要勇于超越自己,逼着自己不断前行”。看似柔弱的金环内心有一个坚强的“小宇宙”,越是遇到困难,心中的“小宇宙”能量就越强。每遇到一个难题,她从不抱怨,反而精力十足,斗志满满。
2019年是全省法院一站式诉讼服务建设的开局之年,丁金环率先在全市建立鼓楼法院诉讼服务微信群,邀请全市律师进群,主动了解律师群体的诉讼服务需求,积极宣传网上立案、跨域立案,提供预约立案、案件查询、诉讼费计算、联络法官等一对一诉讼服务,实现服务线上线下并行。后又将该群升级为开封市两级法院诉讼服务工作群,邀请全市诉服工作人员入群,为律师提供更大更广范围的诉讼服务。仅2019年,她审核民事案件2000多件,引导当事人网上立案1300多件,为21起案件当事人办理跨域立案手续,为经济困难当事人办理减缓诉讼费用1389696元,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时代要求。
敢为人先 勇于创新的探路者
她说:没有挑战就没有进步,解决问题就像“打怪升级”,每解决一个难题,内心都充满了成就感,并且期待去攻克下一个难题。
跨域立案服务是立案登记制改革后,最高人民法院力推的又一重大改革,是方便群众实现异地诉讼“家门口立案”的一项重要举措。2019年3月,丁金环勇于探索、敢为人先,为当事人办理了开封市第一起“网上跨域”立案。仅用15分钟即成功实现异地立案,使当事人不需再长途奔波,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至此,跨域立案工作在鼓楼法院全面开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构建起“家门口起诉”新模式。丁金环的举措不仅受到当事人锦旗致谢,也获得了省法院胡道才院长和时任开封中院院长谷昌豪同志的肯定。
“疫情无情人有情,为民服务显真情”。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许多当事人面临着因疫情导致的立案难题,但是有些纠纷又不能等。看到这些情况,丁金环灵机一动,首创网上立案操作指南,亲自讲解,让宣传部门的同事帮助录制成短视频,并通过鼓楼法院“抖音”公众号发布,切实有效地解决了疫情期间群众立案问题,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再次获得了省法院胡道才院长的肯定并作为先进做法转发全省中院院长工作群学习。
热情高效 秉公执法捍卫正义
她说:“很多时候,我们办的不只是案子,而是人心!”案子易结,人心难解。为此,她刻苦自学心理学,取得了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就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当事人的心理,把案子办到当事人的心坎里。
2021年,丁金环审理了一起买卖合同案件,原被告双方合作十余年,这次送货因为没有被告方的签收手续,再加上被告公司人员离职,一万多块钱的货一直要不到货款,无奈原告老任起诉到法院。庭审中,老任拿着三张增值税发票一直絮絮叨叨地说,发票都给他们了,却拿不出其他证据证明双方有买卖合同关系。庭审中,她询问了很多问题,老任才想起来找出微信聊天记录来证明自己的主张,案件宣判后,被告提出上诉,一个没有写到上诉材料上的理由就是被告集团已经在南京破产,正在破产重组中,案件需要移交南京中院审理。当她接到二审法官电话了解到这个情况时,脑海里瞬间想到可怜的老任为了一万块钱的货款要去南京打官司时,她心里泛起了无边的酸楚。她第一时间给老任打电话沟通,他无助地喃喃自语,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这边安抚了老任,那边她马不停蹄地赶到被告单位,找到公司法务及财务总监,才了解到当初他们觉得案件太小,所以没有提破产的事,但现在即便老任拿到胜诉判决书也要去南京的破产管理人那里申报债权。趁热打铁,她把老任也叫到了被告单位,双方坐下来谈了又谈,经过对账最终达成和解。老任当场申请撤诉,自愿承担诉讼费,被告也申请撤回上诉。当双方把申请书递到她手里时,她又一次觉得无愧于这个职业,无愧于父亲的嘱托。
坚韧不拔 情法交融勇破坚冰
她说:“办案就要抽丝剥茧,找准问题源头才能层层破解。”丁金环看似美丽柔弱,实则坚韧不拔,她做起工作来总是直击要点,有温度又有力度,经常会出现情法交融勇破坚冰的理想效果。
2021年她审理的某小区诉七名业主物业服务合同案,因标的较小,她采用了小额诉讼程序(一审终审)进行审理。案件还未开庭,七位业主便来到了她的办公室,在那里说了一上午物业的种种问题,她耐心的听了一上午。送走业主后,她了解到这个小区矛盾重重,物业费问题只是其冰山一角。开庭当天,她请来了物业协会及小区业委会的工作人员,让他们也来听一听业主们的心声,并期望在各方努力下能够将案件调解。开庭过程中,双方都提交了大量证据,以证明自己的主张,最后双方均表态不愿意调解。她深知,这一千多元钱的案件好判,但问题不解决,判决起不到好效果。她决定先从业主身上入手,挨个打电话沟通,业主吴某因为没在小区居住,业主刘某因为家中漏水及水表出问题,业主李某及王某因为是前业委会成员,跟现业委会发生了矛盾,所以不交物业费。她知道要化解这些案件,还要从根上解决问题,经过多次与双方沟通协调,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将这四户业主的心结及问题解决,双方和解,案结事了。而另外三户,物业公司说是小区里带头闹事的,不同意调解,在多次沟通后结果还是说不通,她感到心力交瘁。但对她来说,事小并不意味着不重要。眼看20天的审限到了,她心想先判决吧,说不定事情会出现转机。判决出来后,她跟同事去了三户业主家里送判决书,业主孟某拉着她说了两个小时,丁金环知道她不是在乎钱,只是要求物业拿出一个服务的态度,她答应再去做判后调解工作,孟某才签收了判决书。周一一上班,丁金环就去了办事处,找到分管领导,物业科主任、社区主任,详细沟通了该案件的审理情况,并回顾了该小区历年来的诉讼成因及危害后果,取得了领导的支持,而后又联合社区、业委会及物业公司召开了座谈会,虽然物业没有松口,但也理解了她的苦口婆心,不是向着谁,而是为了整个小区的和谐稳定。回过头来她又去做业主的工作,最终在她的努力下,该案件终于得到了完美的解决。在收到孟某发来的感谢短信后,她开心的像个孩子,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她说:“既然选择了法官之路,就坚定一往无前,途中风雨彩虹一并欣赏。”作为一名员额法官,她秉公执法,伸张正义,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真诚用微光暖化当事人的心结,用责任和付出践行法官职责,为提升司法公信力、树立法官良好形象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未来的路,她将继续沿着自己的心走下去,以更努力的状态回报党和人民的期待。